的士駛往海港城,我接過朋友透過玻璃窗遞來的越南快證。
「祝你旅途愉快。」
河內之旅正式啟程。
三天之前還在計劃一年一次的旅行時,無意中找到一篇有關「搭巴士去河內」的BLOG,到今天,放工後才拿到快證,轉眼間已在趕往大巴站去「撲」一張開往南寧的巴士票。的士哥哥跟我聊了幾句才知我剛拿簽證,請了假卻還未買車買,而且大巴在9時開出,錯過了便要等明天。於是他加速把我送上售票站,還不忘提點我上車的地方。
「票已售罄。」
我回眸望著排後面的大嬸,才知道手上的票是那天最後一個位置,暗想:「或許這是上天註定要我展開一個人旅行的命。」
巴士開了大約一小時到達落馬州,過了關,才知道要轉另一輛國內巴士。大鄉里出城的我,跟著人流,跨過草叢、巴士群,才找到我要上的那巴士,那時已是晚上11時多,上車不久便呼呼大睡。
早上7時半左右到達第二個中轉站南寧。在巴士站轉了轉,卻找不到BLOG上所說的河內大巴,再四周問人才發現那巴士其實就在下車位置的旁邊,但車子已在數分鐘前開走了。那一刻只能說「Oh My God!」。幸好本來就沒有計劃的,就隨便挑一個地點遊覽一下,待明天才繼續上路。
基於我對中國地理的一點認識,便跳上最快開出的一班火車,目的地是桂林。火車上,坐在我旁的是一個大學女生,正要回家探親,坐對面的是三位國內的退休教授,他們正要行萬里路。由於開往桂林的火車車程共六小時,而中國人總是怕寂靜的,那三位教授忍不住跟女大學生聊起來。當時來港的自由行還未那麼瘋狂,對他們來說香港人像外星生物,所以當他們知道我從香港來的,開機關槍地問問題。但我的普通話不靈光,說的不多,只告訴來桂林的巧合,沒有計劃的旅行對他們來說更是天方夜譚,更擔心我能否找到落腳的地方。(我那時才開始擔心同一樣的問題。) 沒想到那一刻女大學生邀請我住到她家裡,於是本來的一天精華遊變成了桂林三天深度遊。
縱使這三天遊覽了桂林多個名勝,坐船在陽朔漂流,吃了當地人才「識路」的啤酒魚、桂花糕,聽過越曲,認識了桂林大學生,我仍未忘記大巴去河內的旅程,然後繼續走一個人的路。
離開桂林,回到南寧,找到了那架去河內的大巴,上了車,發現大部分是越南人,有幾個洋人及中國人。
沿途的風光跟桂林沒兩樣,奇形怪狀的山多不勝數,令人眼睛及精神疲勞,加上昨晚聊天至深宵,不久便睡著了。直到車子駛到中越邊界,才下來過關。
幸好我拿的是特區護照跟中國人一起排隊,夾了幾張弟弟給我的越南幣作「過路費」,合共港紙幾元,時間是長了,但省下不少金錢 (洋人一般付5美金)。
再上巴士,又睡了一會。當醒過來的時候,已不知在哪。聽不懂越南文的我,回過神來才知道過了目的地,那時車內剩下我和兩對外籍夫婦。我不知道如何是好,因為身上只有港幣、人民幣及幾十元越南幣,於是硬著頭皮問那兩對夫婦。其中一對穿得很有氣派,男的穿著擦亮了的皮鞋,女的掛著一個名牌手袋。他們估計我們錯過了河內站,去了總站,於是決定乘的士回去。那裡圍著我們的都是的士,高貴的年青夫婦就這樣離去了。而另一對年紀較大的澳洲背包客,告訴我絕不會就這樣上的士,那就會在車上任人屠宰。我覺得他們比較合理,於是告訴他們我的情況,然後一起同行。
背包客建議找一間感覺比較安全的銀行問路。甫進內,接待員完全不會英文,於是找來了全銀行唯一懂英語的小姐,聽過我們的遭遇,便找來一輛可靠的的士,就這樣,我們順利回去河內。下車後我再三道謝,也祝福他們平安。
雖然沒準備好,但醒目的帶了本LP,揭到旅舍一頁,讀了各旅舍的簡介,揀了間便宜的便找路去。看路牌,一個字也看不懂,更不用問路了。憑我那路痴的方向感,穿過各樣的、凌亂的街道,花了很久才找到目的地。其實整條巷都是各式各樣的青年旅舍,很舊但非常型格。而我選擇的,當然也很有型,東南亞色彩又一帶一點西洋味的陳設。洋人特別多,下午時份已拿著凍啤酒在喝。基於我第一次獨自旅行,於是趁太陽還未下山,在旅舍四周逛逛、認認路,至少在迷路時找回自己的住處。而且,顛簸了整個下午,沒有吃過什麼,肚子餓極了,便去找一找當地美食。
(待續)
補回2008年的一段小回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